認識艾倫
教練簡介與實績
報名課程
影片花絮
網球小教室
聯絡我們
致力於網球教育,樂在體適能生活化
網球小教室
TENNIS classroom
認識網球歷史
現代的網球則於1873年12月由華爾特·科洛普頓·溫菲爾德(
Walter Clopton Wingfield
)少校在
英國
發明,當時這個遊戲是用來在後院的派對中取悅客人。
1877年在英國倫敦溫布頓舉行了首場
溫布頓網球錦標賽
,為現代網球史上最早的比賽。隨著
國際網球總會
於1913年成立,網球運動亦於世界各地得以廣泛發展。在1881年5月21日,美國國家草地網球聯盟(現在的美國網球聯盟)成立以規範規則和競技制度的美國國家男子單打錦標賽,也就是現在的美國網球公開賽,於1881年首次在美國
羅得島州
的新港舉行,而
美國國家女子單打錦標賽
在1887年舉行。此時,網球也在法國流行,法國於1891年舉行網球公開賽。如今,世界著名的網球公開賽有:
溫布頓錦標賽
、
法國澳洲網球公開賽
、
美國澳洲網球公開賽
和
澳洲網球公開賽
。今天,這四項賽事被稱為
大滿貫
。至1900年,著名的一年一度
台維斯盃澳洲網球公開賽
在國家隊之間舉行。
1926年,商人C.C.派爾(C. C. Pyle)建立了首個職業網球巡迴賽,隊員由美國和法國網球運動員組成。最值得稱道的早期職業網球選手有美國的溫尼·理察斯(Vinnie Richards)和法國女子
蘇珊·朗格倫
(Suzanne Lenglen)。當一個隊員成為職業選手後,他就不能參加業餘選手賽。1968年,由於商業的壓力導致這項制度的廢棄,網球進入了
開放年代
(Open Era),又稱
公開化年代
,即所有選手都可以競爭所有賽事,而頂級選手可以靠打網球謀生,這是網球運動的重要分水嶺,走向商業化、公開化、職業化。藉此,國際職業網球輪建立,借電視轉播網球傳遍了整個世界,從此不再是英國上流社會的專有運動。
1954年,詹姆士·凡·阿蘭創建了
國際網球名人堂
,一個在美國羅得島州的新港的非營利博物館。這個博物館裡面搜集了大量的網球紀念品和大量全世界網球成員的獎品和獎章。每年,在此都要舉行一次草地網球賽,並且舉行接納新的聲譽禮堂成員的典禮。
原文出處:
https://zh.m.wikipedia.org
認識網球運動
網球是一項運動,常見的有一對一的單打和二對二的雙打,對抗雙方隔著球網,用球拍將網球擊打至對方場地中,目標是令對方無法將球打回我方場地。
網球現在是一項奧運會比賽項目,適合社會各階層與年齡段人群。現代網球起源於英格蘭伯明罕的「草地網球」。1890年,網球比賽規則定型,至今調整不多,僅有的修改包括規定發球者的位置和引入「平分規定」,與1970年美國澳洲網球公開賽第一次試行搶七規則(由發明)。近來網球大賽引進了電子監控系統和球員挑戰規則,使球員有機會用技術手段確定球是否出界。
網球比賽的觀眾數目眾多,四大滿貫賽事特別受到關注,包括澳網(硬地)、溫網(草地)、法網(紅土)和美網(硬地)。
網球大滿貫
網球大滿貫在網球運動中是指一位網球選手能在所有大滿貫賽事中均奪冠,包含以下4項:
澳洲 澳洲網球公開賽(Australian Open)
硬地賽事(慢速硬地),是網球硬地賽事中聲望最高的2大賽事之一。
法國 法國網球公開賽(French Open or Roland-Garros)
紅土賽事,是網球紅土賽事裡的最高榮譽。
英國 溫布頓網球錦標賽(Wimbledon Championship)
草地賽事,是網球草地賽事裡的最高榮譽;也是全世界聲望最高、歷史最久的網球賽事。
美國 美國網球公開賽(US Open)
硬地賽事(快速硬地),是硬地賽事中聲望最高的2大賽事之一。
上述四項賽事通常又稱為「大滿貫系列賽」。無論是從賽事的規模、歷史、獎金、積分、籤數和影響力來說,大滿貫系列賽都堪稱是職業網壇最重要的賽事,甚至超越奧運金牌,奪得大滿貫賽事的冠軍頭銜,對每個職業網球選手來說都是最終的夢想,即使得到任何一座,都已是至高無上的榮耀。
若能更進一步,在四大滿貫賽事中均奪冠,即可稱為「大滿貫」:尤其如果是同一年之內實現的,更稱為「真正的大滿貫」或「年度大滿貫」;不同年份前後累計實現的則稱為「生涯大滿貫」;還有一種較為特殊、介於年度大滿貫與生涯大滿貫之間的「跨年度大滿貫」,指的是跨年度地在連續4項大滿貫賽事均奪冠。
四項賽事之外,加上四年一度的奧運金牌,則稱為「金滿貫」。
完成「大滿貫」的最大意義,在證明選手於最關鍵的四種場地都能夠發揮完美球技,並無視球場特性與天文條件變換帶來的影響。[1]以單打項目為例,一般網球選手職涯約15年,扣除受傷和非顛峰期間,能參加大滿貫的次數有限,即便是「生涯大滿貫」這樣用一生追求的榮譽,在開放年代後男女合計也僅有10人可以達成,且每一位都是當代無可質疑的網球名宿,可知其難度。
原文出處:
https://zh.m.wikipedia.org
三種球場的區別:硬地、紅土、草地
網球運動會在不同的場地上進行,各個球場的特性也成就了風格而不同的球員,納達爾是紅土之王,費德勒在草地上稱霸,而硬地場則是德約的天下。
在高速攝影機下觀察,球接觸地面的瞬間完全改變了球的行程。也製造出了不同風格的網球。若要判斷一場比賽的勝率,比賽場地的球速是很重要的判斷依據。
紅土場地
紅土場是三種場地中球速最慢的,正如高迪奧所說,一名優秀的紅土球員,需要全面的技術。在紅土場,球在接觸到紅土鬆軟的地面時,會「扎向」球場,球速跟著減小,但彈起的角度是增加的。紅土場的特點就是球反彈的高,以40度進入角為例,在紅土上的彈出角度為44度。同時,球也會受到沙土顆粒的影響減緩球速,若以100km/h的速度進入,那麼彈起速度約為57km/h。同時產生阻力。有一項數據也能夠說明這一點,紅土場上的ACE球率只有5.5%,是三種場地類型中最低的。
但紅土之王納達爾就非常了解紅土球場的特性,他非常擅長用旋轉,納達爾的上旋平均轉速高達3200轉,四巨頭的其餘三位,則都在3000轉以下。「他知道如何跑動,在紅土場他表現的會更優秀,只要他掌控了比賽,他就能用強力上旋將對手拉出場。」2004年的法網冠軍高迪奧如此評價納達爾。
硬地
ATP最重要的巡迴賽中,硬地占到了70%。要打好硬地的比賽,需要強有力的發球和底線,以及非常好的身體素質。在硬地上,球不會像在紅土那樣「扎」進表面,因此球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同樣是100km/h進入,在硬地上彈出時,速度能達到67km/h。速度快,但硬地的彈起角度也並不低,同樣是30度角進入,硬地的彈出角度會達到41度。同時彈起的高度也很高,能夠達到162cm。
硬地的球速通常都比較快,彈起也比較高。但根據一項經過17年研究的調查顯示,在硬地比賽時因傷退賽的情況比其他場地類型多。高迪奧對此深有感悟:「硬地受傷尤其嚴重,如果在硬地跑動時間過長,對膝蓋損傷嚴重,比起軟質球場對於身體傷害更大。」在因此在硬地打球也有「代價」。
「德約毫無疑問是硬地球場的頂級球員。他能進行長時間的跑動,底線技術出色,擊球很有威脅,能隨心隨欲的控制擊球角度。在場上拉開對手,使得對手難以回擊。」卡費爾尼科夫如此評價硬地場的德約。高迪奧對德約的評價也非常高:「他在硬地上的擊球遊刃有餘,跑動更有效,防守很好。」
草地
當球落在草地上時,草被壓低,回彈很低。高迪奧就說:「感覺球根本不彈跳一樣,球彈起時,往前一滑。」從數據上看,若球以30度角進入,那麼彈出的角度為36度。但球速卻沒有降低,100km/h進入,彈出速度可以達到73km/h。一項數據顯示,草地賽上平均會比紅土和硬地多打30分。
在草地打球感覺更像貼著地,很難進攻和跑動。因為球場會非常滑。在草地上想要趕上球速,球員必須快速反應和移動。草地比賽的破發率通常只有33%,是三種場地中最低的。但費德勒無疑是高迪奧最欣賞的球員。「他的擊球點更短,但是他的跑動更高效,他還擁有著強大的發球技術。」
場地對比賽的影響
若要判斷一場比賽的勝率,比賽場地的球速是很重要的判斷依據。以納達爾為例,納達爾是紅土霸主,其他場地也很優秀,但場地球速會很大程度影響他的勝率。通過納達爾在蒙卡、邁阿密和辛辛那提的勝率對比,我們會發現,在最慢的蒙卡,納達爾的勝率高達94%,而最快的辛辛那提則是69%,邁阿密居中78%,由此可見,球速越快,納達爾的勝率也就越低。
原文網址:
https://kknews.cc/sports/65z9qrq.html
網球大滿貫
網球大滿貫在網球運動中是指一位網球選手能在所有大滿貫賽事中均奪冠,包含以下4項:
澳洲 澳洲網球公開賽(Australian Open)
硬地賽事(慢速硬地),是網球硬地賽事中聲望最高的2大賽事之一。
法國 法國網球公開賽(French Open or Roland-Garros)
紅土賽事,是網球紅土賽事裡的最高榮譽。
英國 溫布頓網球錦標賽(Wimbledon Championship)
草地賽事,是網球草地賽事裡的最高榮譽;也是全世界聲望最高、歷史最久的網球賽事。
美國 美國網球公開賽(US Open)
硬地賽事(快速硬地),是硬地賽事中聲望最高的2大賽事之一。
上述四項賽事通常又稱為「大滿貫系列賽」。無論是從賽事的規模、歷史、獎金、積分、籤數和影響力來說,大滿貫系列賽都堪稱是職業網壇最重要的賽事,甚至超越奧運金牌,奪得大滿貫賽事的冠軍頭銜,對每個職業網球選手來說都是最終的夢想,即使得到任何一座,都已是至高無上的榮耀。
若能更進一步,在四大滿貫賽事中均奪冠,即可稱為「大滿貫」:尤其如果是同一年之內實現的,更稱為「真正的大滿貫」或「年度大滿貫」;不同年份前後累計實現的則稱為「生涯大滿貫」;還有一種較為特殊、介於年度大滿貫與生涯大滿貫之間的「跨年度大滿貫」,指的是跨年度地在連續4項大滿貫賽事均奪冠。
四項賽事之外,加上四年一度的奧運金牌,則稱為「金滿貫」。
完成「大滿貫」的最大意義,在證明選手於最關鍵的四種場地都能夠發揮完美球技,並無視球場特性與天文條件變換帶來的影響。[1]以單打項目為例,一般網球選手職涯約15年,扣除受傷和非顛峰期間,能參加大滿貫的次數有限,即便是「生涯大滿貫」這樣用一生追求的榮譽,在開放年代後男女合計也僅有10人可以達成,且每一位都是當代無可質疑的網球名宿,可知其難度。
原文出處:
https://zh.m.wikipedia.org
如何選購網球拍
重量
年青力壯適用320~330g,中老年人適用300~320g,小姐太太適用280~300g。
握把尺寸
握把的大小也要選擇自己覺得舒適的,太粗的握把容易疲勞,靈敏度降低,不易處理小球、截擊球,而太細的球拍不易抓緊,遇上強球容易鬆動而翻拍。一般的男性球員適用4 3/8,若能力允許,也可用大一點的4 1/2;女性適用4 1/4~4 3/8。
拍面的大小
大拍面比較有寬容度,英文稱More Forgiving,也就是偏離中心點擊中球,也可以把球擊出去,可以用「好球區比較大」來形容它。英文把這好球區稱為Sweet Spot,因此有人稱它為「甜點」或「甜區」,它的意思是當球被打在好球區的時候,球的彈力較大,球速較快,不需臂力,打者也很有滿足感。因為球拍的面大,風的阻力也大。甜區加大不易失球,但是缺乏速度,職業球員大部份用中拍面的球拍,原因在於甜區越小,力量越集中,球速就更快。
結論是,大拍面易學,稍微偏離中心也能打到,缺點是缺少速度,控制也較差,適合女性,初學者及年紀大者,大約是110~115平方英吋。小拍面適合中上級及年輕球員,球速快,打點控制好,但是甜區小 。
平衡點
平衡點的中心話題就是「頭重」或「頭輕」的問題,頭重適合長拍,底線抽球的對打;頭輕適合網球截擊,雙手選手常用。
形狀、構造
每一個拍面的形狀,都有它獨特的設計理念,主要的不同就是甜區不同,這可從拍子的簡介或吊牌中看出。至於構造方面,整支球拍會有不同的軟硬度存在,吊牌中也會有顯示,大部份是以號碼來表示,號碼越大,硬度越小,揮拍動作大,力氣大的人,適合硬度較小的拍子。
磅數的高低
一般最常用的磅數是55到60磅之間,職業選手往往都穿到70磅左右。磅數越高,彈性越低,但是揮拍速度快的球員可獲得較好的控球效果,磅數低會產生彈簧床作用而使反彈力增加,相對的,控球性就會減低。
網球線的選擇
網球線的主流是尼龍線,因有不怕潮濕,又耐磨,又能大量生產而價格合理等優點而盛行,但是尼龍線也有缺點,那就是容易因鬆弛而使磅數變化。羊腸價格昂貴,彈性極佳,穩定性好,缺點是怕濕。選線只有兩種選法:耐用、好打。既耐用又好打的線太少,原因是線越粗越耐用,而越細越好打,所以三兩天就會斷線的人最好穿上直徑1.35mm到1.45mm較粗的線,但是粗線的手感並不好;而細線一般在1.20mm到1.30mm之間,對於切球較敏銳,彈力也佳。
原文出處:
link
Physical Training
網球體能訓練
網球最近成為許多人的運動首選,正因為網球不只專業運動選手的唯一,可以單人練習雙人對打,趣味性更高,同時提升全身體能,達到全身的運動還能提升協調率,是訓練體能運動的好選擇。艾倫十多年訓練專業網球隊經驗能依據你的情況調整合適的訓練計畫,兼顧樂趣、訓練、體能。
Player Training
網球選手培訓
曾在學校服務訓練專業網球隊十多年經歷的艾倫,多次帶領選手征戰許多國內外青少年與職業賽事,協助選手完成了夢想與目標。艾倫培訓出許多知名選手,最擅長於選手瓶頸期提供適切的教育訓練,不只如此特別在初學階段給予正確的基礎教學十分重要,專業訓練上獲得許多好口碑,艾倫教練團隊是您最好的選擇。
Kids Tennis
兒童網球
艾倫教練群期許深耕網球推廣,培養孩子擁有運動的好習慣,同時增加協調性,運動訓練體能調養身性,平衡身心靈,釋放壓力,艾倫教練特別規劃將
專業養成+體能訓練+基楚網球
融合成最適切的課程。
深受家長小朋友喜愛,也是課後運動&寒暑假的首選。
選手競技/強度訓練
業餘愛好/深度專精
基礎網球/認識網球
幼童體適能/興趣培養
球類運動入門
艾倫網球教練 台北網球教練首選 推薦網球教練 口碑優質
網球團體班/網球一對一/網球基礎/網球體能訓練/網球選手培訓/網球全客製化教學
網球教練師資:陳子彬 Alan / 林峪琛 Vincent / 張舜智 Peter
2021 Copyright © 艾倫網球工作室 Alan Tennis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